/ 财经新闻

港股开盘 | 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机构:港股中长期内保持韧性

发布时间:2025-07-07 09:37:35

7月7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截至发稿,恒生指数跌0.36%,恒生科技指数跌0.46%,国企指数得0.38%。

盘面上,科网股普遍下跌,阿里巴巴、小米集团均跌超1%。

关于港股后市

国元香港认为,为了应对关税影响,下半年在经济动能减弱时仍可能会有相关政策出台,政策预期仍能支撑港股估值,预计港股中长期内保持韧性。

交银国际分析指出,截至6月底,恒指已接近年内前高,驱动因素主要源于风险溢价回落,而基本面盈利改善的贡献相对有限。而从资金流向的整体变化来看,南向资金与外资呈现一定的配置分化。

其中,南向资金年初至今对港股各板块持仓均有提升,体现出对港股整体战略性配置。近一个月的主力配置方向集中在医疗保健和金融板块,契合当前市场对高景气度成长板块的追捧,也反映了高波动环境中对高股息板块防御价值的重视。而相比之下,外资仅边际主动提升信息技术板块仓位,其他板块持仓市值多数下降,反映其对港股科技企业长期竞争力和估值修复空间的看好,同时也体现了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关注。

光大证券称,短期在流动性较难继续放松的背景下,结合A股财报披露扰动、中美关系仍有不确定性等事件对风险偏好可能有所压制,港股市场可能呈现震荡走势。长期来看,港股整体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同时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相对稀缺,结合当前估值仍偏低,长期配置性价比仍较高。

中信证券表示,在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预计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将进一步提升港股市场的资产质量及流动性水平;南向资金或将持续流入港股市场。考虑外围市场不确定性尚存,预计三季度港股市场或呈震荡向上的趋势,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的加码,四季度港股市场或迎来业绩上修的契机。

汇添富基金表示,下半年港股走势或呈现“震荡上行 结构分化”格局。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宏观政策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内需提振,叠加稳增长政策加码,有望推动港股基本面修复;全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或突破万亿元规模,持续改善港股流动性。同时,海外区域性资金对港股关注度上升,若基本面持续改善,外资配置比例有望从当前的低位逐步回升。

热点聚焦

1、记者统计相关数据发现,在2025年港股IPO市场中,地方国资在港股IPO基石投资者中“露脸”越来越多,同时一些知名外资、产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多类型资金也在积极抢滩港股IPO基石投资。这也表明,越来越多长线资金正在不断回归港股市场,借此分享中国资产的上市和成长盛宴。

2、财政部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经批准,财政部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时,确需采购进口产品的,在履行法定程序后,应当排除欧盟企业(不包括在华欧资企业)参与。

3、截至最新,纳入互联互通的南向和北向ETF数量已达265只(17只港股通ETF、248只沪深股通ETF),产品类型从早期的宽基类产品逐步拓展至多种行业主题与风格因子产品,满足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港股通ETF受益今年港股行情与南下资金涌入,以南方东英恒生科技指数ETF为例,自ETF通成立以来共获南下资金增持超280亿港元,截至上半年,该基金南下资金持仓规模市占率达到87%。

4、当地时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政府将从当天起开始致函贸易伙伴,设定新的单边关税税率。特朗普称,新关税“十有八九”从8月1日开始生效。此前,特朗普将7月9日设为关税谈判的最后期限。对于将设定的新关税,特朗普说,“关税税率可能从60%、70%到10%、20%不等”。

公司要闻

新华保险(01336):拟出资112.5亿元认购三期私募基金份额。

中国海外发展(00688):前6月累计合同销售额约1201.5亿元,同比降19.0%。

广汽集团(02238):前6月累计销量为75.53万辆,同比降12.48%。

信利国际(00732):前6月累计营业额约为 80.98 亿港元,同比降约5.7%。

本文转载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李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