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泰国政坛变局虽为市场注入短暂喘息空间,但深层经济隐忧仍令投资者如履薄冰。宪法法院对总理帕东丹·西那瓦的停职裁决出炉后,泰国基准股指SET指数周一时间一度应声上涨1.9%,然而市场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这波反弹难具持续性。作为今年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基准之一,SET指数年内累计跌幅仍超20%,政治不确定性叠加外部风险正持续侵蚀市场信心。
当前泰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首当其冲的是与美国贸易谈判的悬而未决。白宫拟对泰国商品加征36%惩罚性关税的威胁始终高悬,而泰国既未获得特定行业豁免,又因政治僵局拖累谈判进程,出口前景蒙上阴影。其次,新财年预算及经济刺激方案因政局动荡面临推迟风险,这在消费持续疲软的背景下,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下行压力。泰国政府5月已将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下调1个百分点至1.3%,远落后于印尼、菲律宾等东盟邻国,外国游客数量锐减更是雪上加霜。
资本流动数据印证着投资者的谨慎态度:截至6月,海外机构投资者已连续九个月净卖出泰国股票,累计撤资规模达39亿美元;自6月18日第二大执政党泰国人民党退出联合政府后,全球基金又从泰国债市抽离3.24亿美元。这种"用脚投票"的态势,反映出市场对政治真空期可能延长的担忧,宪法法院尚未公布审理时限,总理职权暂停状态或将持续数月。
尽管短期政治危机出现转机,但深层结构性矛盾仍难消解。瑞士隆奥银行指出,贸易与旅游两大支柱产业面临的挑战远超政局变动本身。若特朗普政府最终落实关税威胁,泰国出口将遭受直接冲击,而当前10%基准关税的延长预期,反而被花旗集团视为潜在利好,认为这可能成为稳定市场的"安全垫"。
估值洼地效应虽吸引部分价值投资者关注,SET指数11.7倍的预期市盈率较五年均值折价24.5%,但专业机构普遍持谨慎立场。Valverde投资公司创始人John Foo警示,政治混沌与经济疲软的双重夹击,将使泰国股市在未来数月持续承压。
这种担忧在汇率市场已有显现:泰铢对美元在周二短暂反弹后重拾跌势,显示市场情绪仍未根本好转。这场始于政坛的地震,正通过贸易、投资、消费三重渠道重塑泰国经济轨迹。在政治僵局破冰与结构性改革推进之前,这个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恐将继续在避险情绪的漩涡中徘徊。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