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港股概念追踪 | 抵制内卷!头部光伏玻璃厂商集体减产30% 行情能否逆转?(附概念股)

发布时间:2025-07-02 07:37:28

智通财经app获悉,光伏玻璃企业打响反内卷第一枪。6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提到,面对市场供需失衡,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决定集体减产30%。6月30日,有报道称,部分玻璃企业原定减产规模仅有10%左右,但此规模尚不能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故头部企业计划增大减产量,预计使得本轮减产规模达到30%;预估7月玻璃供应量将减少至45GW左右。

2024年光伏设备板块短期景气度筑底,主要系产能过剩带来的行业压力。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5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92.9GW,同比 388.0%,环比 105.5%。国内1-5月累积新增光伏装机197.85GW,同比 150.0%。

光伏玻璃作为组件封装的主要耗材,在组件成本中排在第二位,在辅材中成本占比最高,超过百分之十。随着双玻组件渗透率的提升,光伏玻璃在组件中的成本占比进一步提高。价格持续下行,全国光伏玻璃行业平均净利已降至每吨负三百六十二元。这一数据创下历史新低,显示行业盈利状况极为困难。

今年上半年光伏玻璃产能仍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组件排产减少导致光伏玻璃需求疲软,库存累积问题突出。业内人士表示,减产计划的实施预期将改善供需格局。企业通过减产措施应对市场压力,寻求供需平衡的新均衡点。这一调整过程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行业格局有望逐步优化。

针对减产一事,相关企业给出了回应。福莱特(601865.SH)证券部工作人员称,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每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同,去年下半年起已经开始对一些老旧窑炉进行检修,会持续调整公司在生产端的情况。旗滨集团工作人员也对媒体表示,暂未收到玻璃窑炉停火的相关文件,公司目前正常生产经营。“公司尚未出台正式的减产通知。”安彩高科资者热线接线人员称。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预期减产幅度不一定能够完全实现。因此封炉减产对供需格局的实际影响效果,目前尚难准确评估。

光大期货认为,在经营状况无明显改善的前提下,光伏行业下半年仍有可能迎来大规模减产,尤其是三季度,减产规模或达到10%~15%。光伏玻璃作为光伏产业链中的一环,下半年保守估计仍有5000吨~6000吨/日熔减量空间,悲观预期下有7000吨~8000吨/日熔减量。因此,年底前光伏玻璃日熔量有望降至9万吨附近。

国联民生认为,当前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行业在出清进程中,叠加光伏政策正在从供给端、需求端双向发力,2025年行业有望迎来供需改善。

中信建投指出,从政策端来看,光伏行业作为国内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重点行业之一,未来供给端政策方向已经较为明确。若政策实际出台后力度强于预期且推进顺利,则有望扭转当前光伏全产业链亏损的状态。

光伏玻璃相关产业链港股:

凯盛新能(01108):资料显示,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凯盛新能发布公告,于2025年6月2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意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自贡新能源投资建设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用于集团日常业务。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一条2000t/d超白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八条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生产线及其他配套设施,总投资额约人民币13.99亿元。

信义光能(00968):5月中旬里昂发布研报称,市场传言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对太阳能(特别是多晶硅)实施供给侧政策;以及行业联盟计划将多晶硅价格提升至每公斤45至50元人民币的范围。该行继续相信,多晶硅领军企业(协鑫科技(03800)和通威股份(600438.SH))以及太阳能玻璃领军企业(福莱特玻璃(06865)和信义光能(00968))应是太阳能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受益者,这些企业将因更高的行业整合度和更陡峭的成本曲线而获益。

福莱特玻璃(06865):福莱特玻璃是光伏玻璃双龙头之一。5月初交银国际发布研报称,由于福莱特玻璃(06865)中国内地二、三线企业投产超预期,且考虑对等关税对越南产能的影响,下调其2025-2027年盈利预测15%、10%及9%,目标价从13.45港元下调至11.3港元。但该行预计,因产品价格上涨,公司次季盈余有望按季大幅增加,且集团盈利优势仍明显,维持“买入”评级。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