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2025年4月荐书|求异破常 变道寻新

发布时间:2025-04-27 14:37:46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一些前沿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正在对传统理论进行深刻地反思与创新。通过对传统理论的突破,他们为理解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这些理论创新不仅丰富了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也为个人、企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财经精心挑选了《关键理念》《资本之后的世界》《演变》三本书籍,为读者提供了发展和战略的新方向。

《关键理念》

作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著 王贤青 编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编辑部推荐:

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路径。书中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新发展格局等关键理念展开,这些理念是中国经济在新时代取得巨大成就的理论基石。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原文摘录: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属于知难行易,如判断股票下一步的涨跌很难,但买卖的操作很容易。很多事情属于知易行难,如减肥的关键大家都知道是管住嘴、迈开腿,但做到者寥寥。相比之下,国家发展的关键理念属于典型的知难行难,这是因为关键理念本身有“前瞻性、适配性、整体性、动态性、异质性”等特征。

前瞻性就是关键理念要走在现实的前面,能指导下一步甚至下下一步的行动,有先知先觉的智慧。这比登高望远要难很多,因为登高之后可以看到前面有形的路,但国家发展的前路无影无踪,如迷雾,如混沌,只能依靠思想的登高和穿透力。比如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新质生产力等重要论述,今天大众都能感知到其前瞻性,但在刚刚提出时有太多人认为中国经济依靠传统动能尚可再大干5~10年,外贸、房地产、制造业、基建的空间仍在。

当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有必要牺牲发展速度提前转型吗?需要把自主可控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到如此高度吗?直到中美贸易战、“小院高墙”、产能过剩之争轮番上演,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如果不提前修路,车到山前可能不得不走别人为你预设的路,或者不得不走过路费高得惊人的路。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是北京大学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性学院,在教学方面形成了政、商、学三大体系,是国家首批高端智库之一。王贤青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传播中心主任。

《资本之后的世界》

作者:阿尔伯特·温格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湛庐

编辑部推荐:

我们正处于“注意力生态崩溃”的边缘。在无穷无尽的信息洪流之中,当代人常常迷失方向,陷入碎片化、浅层次的浏览,难以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本书作者提醒我们,注意力是比资本更稀缺的资源,每个人都需要成为“注意力的守护者”,划定自己的绿洲,找回内心的宁静。

原文摘录:

在世界上一些地区,资本已不再稀缺,并且在其他地方,资本的稀缺程度也在明显下降,这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巨大成就。但是,即便是资本的关键配置机制——市场,也无法解决注意力稀缺的问题。我们在个人和集体层面上都难以合理分配注意力。

市场无法帮助我们更优地分配注意力,因为很多应该关注的事项,如寻找人生目标,不存在价格,也无法用价格来衡量,没有哪种供给和需求关系能最终决定你人生目标的“价格”​。因此,最终还是要由你自己来决定如何对这一存在性问题分配注意力。如何应对这第三次转型?我主张为了平稳过渡到知识时代,我们应当扩展以下三个方面的个人自由:经济自由:引入全民基本收入制度。信息自由:拓宽信息和计算资源获取的渠道。心理自由:练习和鼓励正念。

扩展这三个方面的自由将使注意力不那么稀缺。经济自由将解放我们当前在可自动化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信息自由将加速知识的创造和传播。心理自由则使我们在信息泛滥的世界中能够保持理性。这些自由本身都具有重要意义,且相互之间还是相辅相成的。

作者简介:阿尔伯特·温格是德裔美籍企业家及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公司USV的执行合伙人,投资了Twilio、Etsy、Firebase、Behance等公司。曾担任del.icio.us公司总裁,该公司后来被雅虎收购。

《演变》

作者:包刚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编辑部推荐: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和焦虑感,促使西方社会的政治分歧加大,选民分化明显,国家利益和权力政治的重新凸显。本书有助于读者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以及国家如何在经济利益和政治目标之间寻求平衡。

原文摘录:

欧美政治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则在于,如何在政治现实主义的立场与过去的政治理想主义或自由道德主义的主流框架之间寻求某种平衡。目前,这个问题看起来并没有标准答案。

比如,对不少美国大学法学院的教授来说,一位总统颁布针对特定国家人群的入境禁令或移民禁令或许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只因一个人来自中东北非地区穆斯林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白宫就可以限制其入境?一个法学教授或许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做法。但从另一个方面来思考,这样的做法背后是不是也有某种现实需要呢?实际上,特朗普的相关禁令尽管遭到了联邦法院地方巡回法庭两位法官的反对,却获得了最高法院大法官们的多数票支持。但进一步说,当特朗普真的颁布针对特定国家人群的入境禁令时,又如何能避免跟美国宪法所倡导的价值观和原则发生冲突呢?这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总的来说,今天的欧美政治已经是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如何在已有的政治文明高度上不退却,同时能够回应“硬政治”回归带来的挑战,这确实非常棘手。这个问题不仅是向西方世界的政治家和政党提出的,而且是向全球思想界和学术界提出的。

作者简介:包刚升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理论、比较政治与政治史,著有《民主崩溃的政治学》《抵达:一部政治演化史》《 儒法道:早期中国的政治想象》等,被评选为“《经济观察报》2018年度致敬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