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创下2022年以来18A融资规模新纪录,ADC独角兽映恩生物-B(09606)强势登陆港股

发布时间:2025-04-16 12:37:42

坐拥自2022年以来18A生物科技板块内最大融资规模,暂居2025年港股IPO首日涨幅榜榜首......映恩生物-B(09606)凭借上述成绩,完成了从“国内ADC黑马”向“港股18A明星标的”的华丽转身。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此次映恩生物IPO发行价为94.60港元/股,募资总额约2.11亿美元(约15.4亿元人民币),在完全行使绿鞋机制后,最终募资总额将攀升至2.43亿美元,成为近四年来以来港股18A板块募资规模最大的IPO案例。

4月15日,映恩生物首日挂牌便以单日116.7%的股价涨幅,暂居2025年港股IPO首日涨幅榜首且当日盘中最高股价达到222港元,较发行价大幅增长134.67%;与此同时,全天成交额突破20亿港元,展现出资本市场对这家ADC独角兽企业的强烈信心。

实际上,映恩生物在IPO前融资阶段便已获众多投资人青睐。映恩生物上市前引入了多达15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6500万美元(约合5.05亿港元),投资人大牌云集,不仅有BioNTech SE和礼来等业界明星企业重磅加盟,还引入了世界顶级长线基金富国基金以及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国内头部基金共同参与,如此多顶级投资人鼎力相助,阵容之强,可以说是近年之最。

IPO行至招股结束阶段,也就意味着映恩生物上市在即。在港股市场投资一家创新药公司,投资者需要从公司潜在增长空间和创新研发实力两大关键要素出发,把握公司创新产品管线背后的超预期商业价值,而这同样也是未来投资者长期配置映恩生物的核心逻辑。

作为全球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的关键领跑者,映恩生物主要致力于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发ADC创新药物。

众所周知,ADC创新研发企业的核心价值取决于平台价值与药物价值。

映恩生物拥有一支以创始人朱忠远为首的拥有超过20年生物医药技术经验的核心技术团队,凭借其强劲的研发实力和多年的技术积累,映恩生物成功构建了包括DITAC(免疫毒素抗体偶联平台)、DIBAC(创新双特异性抗体偶联平台)、DIMAC(免疫调节抗体偶联平台)和DUPAC(有效载荷抗体偶联平台)在内的四个新一代ADC技术平台,并由此建立了一套由13款自主研发的ADC候选药物组成的差异化创新管线。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核心技术与差异化创新管线已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据智通财经APP了解,目前包括核心产品DB-1303及DB-1311以及关键产品DB-1305在内的三项公司管线品种已获得FDA的快速通道认定,另外DB-1303还获得FDA及中国药监局针对特定适应症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DB-1311则获得了FDA孤儿药认定。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产ADC新药约占全球管线的40%,并且在全球ADC药物研发数量最多的30家药企中,中国药企独占14家,占比接近一半,显示出中国创新药企已经成为全球ADC研发的核心参与者。

作为全球ADC药物创新研发的前沿领导者之一,映恩生物的技术价值也获得了国际业界的高度认可。

自2023年以来,映恩生物先后与BioNTech、百济神州、Adcendo、GSK、Avenzo、三生制药等国内外顶尖药企达成多项BD交易,总价值超60亿美元,助力公司成为国产ADC独角兽与出海“生力军”。

不难看到,凭借差异化的管线布局、强劲的创新临床开发能力、以及逐渐成熟的国际合作与交易等优势,映恩生物正在将自身不断增长的创新势能转化为澎湃的商业动能。

与目前多数18A企业以及国内众多尚未有收入或盈利的创新药企不同,依托广泛的国际合作和BD交易,映恩生物已在临床研发阶段,阶段性实现了创新收益,并产生丰富现金流,公司成长确定性显著。后续随着核心品种陆续落地,全球商业化日渐成熟,映恩生物定能进一步打开估值天花板,享受创新医药独角兽的估值溢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