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ST围海归还5.5亿募集资金,立案调查仍在进行,退市风险未解

发布时间:2025-03-11 19:38:06

*ST围海(002586.SZ)1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将最后3.34亿元被强行划转的募集资金归还至专用账户,此外同步归还2.4亿元补流募集资金。至此,历时七年、总额高达5.5亿元的募集资金违规占用事件,终告完结。

深陷资金压力的*ST围海,此次能够大手笔“还钱”,钱从哪来?第一财经致电公司询问,对方表示,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司重整后的股东投资款及日常项目经营带来的回款。关于后续发展计划,上述人士表示,短期仍将聚焦公司发展,逐步解除其他风险警示,关于战略规划,将于后期在公开信批中披露。

不过,*ST围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仍在被调查中。据公司早前公告,若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后续被认定存在虚假记载,*ST围海将触发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公告显示,*ST围海遭遇强行划转的5.5亿元募集资金,此前因未及时偿还贷款被银行强行划转7217万元,因违规担保被长安银行强行划转3.2亿元。此外,公司涉及多起司法追偿,包括股权转让、合同纠纷等五起诉讼仲裁案件,合计资金划转达1.58亿元。

数据来源:公告内容

公告显示,公司分别于2023年1月9日、2023年1月17日、2023年4月23日、2025 年1月21日将上述被强行划转的募集资金中的5000万元、6000万元、4000 万元、6592.62 万元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2025年3月10日,公司将剩余被强行划转的募集资金约3.34亿元归还至募集资金专用账户,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被强行划转的募集资金已全部归还完毕。

除历史遗留问题外,*ST围海同步归还了2.4亿元补流募集资金。该笔资金于2024年6月获批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较原定12个月期限提前完成。

据*ST围海相关人士回应,还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公司重整后的股东投资款及日常项目经营带来的回款。

*ST围海(原围海股份)2019年5月29日因违规担保及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等问题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同年8月29日,公司主要银行账户遭冻结,股票风险警示升级。2021年3月24日,因重要子公司失控,公司被审计机构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至2023年5月5日,因年审机构对2022年财报无法发表意见,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围海”正式带星。

因资不抵债,公司自2020年进入破产重整司法程序。2020年8月26日,公司首次发布,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于当年11月裁定受理了这一申请,并指定了破产管理人。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和表决,围海控股及其七家关联公司的合并重整计划终于在2022年4月11日获得了法院的裁定批准。

根据重整计划及《重整投资协议》,重整投资人以现金方式收购围海控股100% 的违规资金(即上市公司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金额)收益权,化解围海控股对上市公司的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问题。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具体而言,宁波舜农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宁波舜农”)、宁波源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源真投资”)、杭州光曜致新钟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光曜钟洋”)作为重整投资人,共同斥资约10.2亿元收购围海股份股权,对应分别出资6829.61万元、2.56亿元、7亿元,变动后,三公司分别持股比例为10.84%、14.74%、14.85%。此外,光曜钟洋将表决权委托给宁波舜农,宁波舜农合计拥有29.59%的表决权,成为新控股股东。

而值得注意的是,余姚市国资办公室通过余姚舜财间接持有宁波舜农90%股权,系宁波舜农的实际控制人,而宁波舜农又直接持有光曜钟洋约70%股权,为其第一大股东。

此后,公司已于2022年4月22日收到重整投资人支付的违规资金收益权收购款共计85638.68万元,以及2022年12月29日收到违规资金利息9279.5万元。同时,公司主要银行账户已解除冻结并恢复正常使用。2023年度年审会计机构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虽然资金危机暂解,但证监会立案调查仍在进行,*ST围海退市风险仍未解除。

涉嫌信息披露违规,2023年7月28日,*ST围海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同年12月29日,宁波证监局于《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中指出其子公司上海千年工程设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千年”)在2019年年报商誉减值事项上存在会计处理问题,此外,在部分工程项目会计处理上亦存在多项问题,导致*ST围海2019年、2021年及2022年年报利润数据虚假。

此后,2024年1月31日,公司披露《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对上海千年2018年至2022年连续五年的收入、成本进行追溯调整,并同步修正商誉减值、应收账款等多项财务数据。然而,宁波证监局5月5日发出的《退市风险提示函》中指出,公司会计差错更正事项仍需进一步调查,后续可能重新出具《事先告知书》。同日,公司还收到了深交所问询函。然而,对于上述问询函回复依然处于“鉴于回复内容较多,部分问题的回复尚需进一步确认”的状态。

2月25日,*ST围海公告披露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最新进展,并提示若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后续被认定存在虚假记载,将触发重大违法退市情形。

“会计差错,通常指的是会计师在处理财务数据时因疏忽或技术层面的失误导致的小错误。这些错误一般不具有主观恶意,且往往可以通过后续的审计或更正公告进行修正。相比之下,财务造假则是企业故意采用欺诈手段篡改账目,掩盖真实财务状况。”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连婕对第一财经表示,从数据上看,如果上市公司虚增的利润占同期利润总额的绝对值的比例非常高,认定为会计差错的情况较为罕见。不过,最终的判断还有待监管调查后,结合历年审计报告及对应的审计底稿凭证和合同等证据综合分析确定。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