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代表审议结束后进入记者提问环节。彭博社提到,在当前中美博弈和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面对纽约、伦敦等城市日益激烈的竞争,上海建设“五个中心”,特别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面临哪些困难和机遇。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是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一年,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力提速,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一是国际经济中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39万亿元,保持了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地位,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到1.8万亿元。二是国际金融中心。着力完善金融市场、产品、机构、基础设施“四个体系”,全市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3650万亿元,持牌金融机构增加到1782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555家、超过30%。三是国际贸易中心。优化外贸结构,加快发展离岸贸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上海口岸贸易总额超过11万亿元、继续保持全球城市首位。四是国际航运中心。我们着力增强航运枢纽功能,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过5000万标准箱的世界大港。五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我们持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其中基础研究占比达到11%,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7.9件。
龚正说,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既面临挑战,也存在机遇。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有底气、有动力、有优势。最大底气在于中央的全力支持。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好中央支持《意见》和国家各相关部门政策文件,加快推动一批重大政策、重点项目落地见效,巩固提升“五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强大动力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和制度体系。独特优势在于联动发展、耦合共生、相互赋能。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持续增强“五个中心”建设的整体效应、平台效应、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进一步提升功能设计、制度供给、政策突破的体系化水平,努力推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新的更大跃升。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