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讯 德国足协执行总经理安德烈亚斯-雷蒂希(Andreas Rettig)呼吁,在球员更换国家队协会(即“换籍”)时,应向原足协支付一定的培养补偿金。
雷蒂希在接受德国媒体《奥格斯堡汇报》采访时表示:“球员换协会是零成本,这违反了我的公平感。培养应该得到回报,包括对培养者本身。这是我们今后希望推动的方向。”
目前,这类规定的修改权属于国际足联。雷蒂希解释道:“有些球员从U15到U21一直代表德国青年队出战,随后却选择了其他国家。确实,大部分培养工作由俱乐部完成,但足协每年也会在多达75天的时间里负责球员的训练与比赛。”
这一问题因法兰克福球员乌尊的选择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这位19岁的攻击手在2024年决定不为德国效力,而是代表土耳其国家队出战。雷蒂希坦言:“这已经成为德国足协未来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正处在争夺天才球员的激烈竞争中。”
乌尊出生于德国雷根斯堡,曾代表土耳其U17和U18出场,并在2024年3月完成成年队首秀。当时他效力于纽伦堡队,如今在德甲的法兰克福表现出色。根据最新市场估值,他的身价已达4500万欧元,是俱乐部队内最有价值的球员。
雷蒂希补充道:“在一个拥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自然有巨大的潜力。如果球员的家庭与祖籍国有着强烈的情感纽带,他们自然会受到影响。”
除了乌尊之外,勒沃库森新援马利克-蒂尔曼(Malik Tillman)也是典型例子。这位出生于纽伦堡、身价3500万欧元的中场在为德国青年队出场21次后,于2022年选择改为代表美国出战。其他类似案例还包括:伊尔迪兹、斯坦尼希奇、菲斯尼克-阿斯拉尼(Fisnik Asllani)、易卜拉欣-马扎。这些球员均出生并接受德国青训,却最终选择了其他国家的国家队。雷蒂希希望未来通过制度设计,让德国足协在球员换籍时能获得相应的培养补偿,从而鼓励继续投资青年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